大国工匠:古书画修复师用光阴修补内心

20.05.2016

“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需要有谦卑的心态,并且应当时刻明白,不管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事情,自己的工作岗位都是在书桌的后面”,今年59岁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专家单嘉玖讲到。单嘉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有38个年头,经她手修复的古书画作品有近两百件。每件古画的修复都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耗时最长的需要一年,最短的也要三个月。

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文物作品一般由4层纸张或者其他材料组成,第一层为作品本身,行话称之为“画心”,第二层行话称之为“托心”,其次为两层背纸,用来保护前两层纸。单嘉玖小心翼翼地将两层背纸分开后讲到:“最难的一步是把画心和托心分开,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毁掉整个作品。”画心纸和托心纸加起来的厚度仅有0.22毫米,在“揭画心”时,首先要把托心纸的其余部分从画心纸上分离出来,而这个过程大多是用手指完成的。

“我们在修复过程中必须特别小心,整个工作几乎是如履薄冰”,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的单嘉玖这样讲到,“整个修复工作全靠这双手,手上的感觉和功夫并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而是我38年工作的积累。”

明朝(1368年到1644年)的绢本《双鹤群禽图》是单嘉玖修复过难度最大的作品之一。由于年代久远,这幅丝绸作品已经变得非常脆弱,画幅不再连贯,画中还有1000多个小洞。因此,单嘉玖必须找到每一条损坏的绢丝,并且一一进行修补。从分离画卷到修补小洞,修复这幅作品一共耗费了6个月的时间。其实,修复这幅作品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的方法:将一张刚上好色的丝绸托在画作后面就能够一次补好所有的小洞。通过这种方法修复的作品虽然与通过分离纸张进行修复的样子没有区别,但只能维持一到两天。几百年以后,托补的这片整绢也会糟朽,从而和古人的画作粘连在一起无法分离,再也不能修复。“如果我们选择用更加简单的方法对这幅作品进行修复,我们将会遭到后人的谴责”, 单嘉玖说,“这份工作考验的是我们的良心,如今,延长文物的寿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将这些遗产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亲眼看到这种艺术。这是我们的义务。”

采访期间,又一幅出自清朝的作品完成了最后一层的除尘工作,被完全修复。

单嘉玖看着手中的画,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真的是一幅漂亮的作品。每一次完成修复后,我都会很有成就感。”

 

Deutsche Version:

Die Restaurierung alter Gemälde als Gewissensfrage

Diesen Artikel DruckenMerkenSendenFeedback

Quelle: CRI

Schlagworte: 大国工匠,古书画修复师